一般来讲,长距离跑就是基础跑,只是持续的距离更长,要使得跑步者达到中等甚至极度疲劳状态,其目的就是锻炼跑步者的耐力。决定训练距离或者时间的主要因素就是你现在的耐力水平,根据训练中身体感觉来定。
一般的原则就是训练距离足够长让你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比赛。可以在长距离加入很多其他元素,例如全程逐渐 加速,或者混合间歇,或者是节奏跑。
4、加速跑
顾名思义,加速跑就是逐渐加速的跑步训练,开始以自然配速,结束以马拉松比赛配速。这种跑步类型一般都是中等强度要求,比基础跑强度略高,比短距离间歇跑强度低,所以训练后恢复周期比较短。
5、法特兰克跑
法特兰克跑就是在基础跑中混合间歇跑,训练中阶段配速、距离和时间根据身体反应自行规定。建议安排为了提高身体效率和疲劳耐受力开始应该以比较快的配速进行跑步训练,或者训练开始阶段安排中等强度跑步,然后在训练后半段安排高强度跑步,最后以间歇或者阀值强度的跑步结束训练,也许不会像田径场地间歇训练那样完整的结构化,但是强度同样比较高,效果比较好。
6、坡度跑
坡度跑就是多组短距离上坡跑。这种训练能够提高有氧能力、极度疲惫耐受力、跑步特定肌肉力量。进行坡度跑的山坡最佳坡度在4-6%。坡度跑一般安排在建立有氧基础最后阶段,作为过渡,能够顺利进行接下来的高强度间歇训练。
7、节奏跑
节奏跑就是以乳酸阀值的强度进行跑步训练,对于耐力水平较高的跑步者在这种配速水平下能够持续1个小时,耐力水平一般的跑步者能够坚持20分钟。节奏跑或者阀值跑的目的就是提高长时间保持高速的耐力。另外一种比较特殊的节奏跑训练,称之为马拉松配速跑,这种保持马拉松比赛配速的训练在训练周期最后阶段非常合适,在建立基本的耐力基础之后,在忍受疲劳训练过后,需要这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训练增强在比赛前的信心。一般要求超过20公里的马拉松比赛配速跑。
8、间歇跑
间歇训练就是短距离快速跑步训练,中间以慢跑、快走或者静止作为休息。这种类型的训练主要以身体不能长时间保持的训练速度进行,主要是刺激心脏以适应高强度比赛情况。
间歇跑还可以分为长距离间歇和短距离间歇,经常在田径跑道上进行。长距离间歇通常是600-1200 米为一组,中间一般400米的间歇距离,通常针对疲劳耐受力和跑步姿势的效率提高。短距离间歇通常是100-400米为一组,中间一般的间歇距离为200米,通常针对速度、效率、疲劳耐受度和疼痛耐受度的提高。长距离跑者的间歇一般是每次训练开始阶段时短距离、高配速的间歇,主要是提高速度能力,然后会过渡到长距离间歇,主要是提高疲劳耐受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