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一条汽车生产线需要花多少钱?

建一条汽车生产线需要花多少钱?

在汽车行业流行着一种说法,即“做汽车的低门槛是200亿”,然而知名企业戴森带着20亿英镑与600名工程师投入也未能成功造车的事实却打脸了这种经验之谈。显然,想要成功造车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仅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不够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1年新能源车交付量最高的小鹏是如何成功做到的。

专业生产线,量化复杂工序

一辆车无论售价几万或是几百万,都需要通过复杂的工序将数万个零件进行紧密组装,并且在刮风下雨和日晒寒霜中维持十年以上的工作寿命。即使新能源汽车避开了传统内燃机的专利、技术壁垒,可以从头开始构建,为新势力们提供了设计上的便利和超越传统品牌的机会,但想把车造出来,新能源汽车同样需要把传统汽车的供应链和生产线走一遍。为此,每一辆小鹏汽车的诞生,都会确保走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电池包、检测等环节,目前已落成的产线中,不但有6600吨自动化冲压产线与210台焊装机器人,在底部PVC涂胶、抗石击涂料涂装、水性液态阻尼材料涂装、外板及内板喷涂等流程均大量应用了各类工业机器人,这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车身涂胶的一致性,而且还能真正确保车身品质,让复杂的工序在生产线上逐渐量化,以统一的标准打造出品质优秀的车辆。

先进生产技术,形成一体化设计

汽车工业不仅产业链长,而且涉及从先进工艺、高精尖技术、软硬件一体开发能力。只有将机械制造、电池、电机、光电、通信、材料、管理等一系列的专业学科充分消化吸收,才有可能造出一辆合格的汽车。正是因为制造的门槛实在太高,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诞生之初的新势力车企,小鹏、蔚来们,都选择与传统车企合作,在已有的生产线上孵化他们的新品牌。

但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逐渐上升,到2021年已经接近15%,在确定的趋势面前,自建智能工厂、建设新能源专用产线,就成了新势力和传统车企“触电”的共同选项。2020年6月,落地广东肇庆的小鹏汽车工厂正式投入量产。它是小鹏第一座自建工厂,拥有4种不同车型总装柔性生产线,及 1 条柔性电池合装线,可实现 A、B、C 平台的轿车、SUV 等 4 种车型共线生产,建成后规划产量为10万~15万辆的工厂。新工厂实现了一、二级总成100%的自动化率。也就是说,除了细小零件,整车以及核心大部件均能在无人车间中自动完成。

小鹏汽车的成功最终反映在消费者反馈中。在车质网去年三季度的热销轿车投诉率榜单上,小鹏P7以万分之5.1的低投诉率名列前茅,这也是伴随着小鹏P7的交付量爬坡,而首度出现在这个榜单上。在二手市场上,消费者同样认可小鹏的品质,1月6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与“车e估”共同发布“2021年度中国汽车保值报告”,其中新能源汽车一年保值率榜上,小鹏P7以85.67%保值率,高居新能源车第二位,这个数字仅略低于日系普通汽车的一年保值率平均值,高于其它所有车系的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的保值水平已经大有改观。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小鹏汽车在造车方面所做的努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最终这些点滴的付出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相关风雨